top of page

Before the Flood 李一凡《淹没》

  • Writer: Bush Definition
    Bush Definition
  • Jul 2, 2011
  • 3 min read

07/02/2011 Sat 15:00-17:00

DaXiang Bar (60 FangQing St., Gaoxing District, Chengdu)

非常荣幸能够得到李一凡导演的支持,让大家能够第一次在成都公开分享到这部2005年席卷包括第55届柏林电影节在内8个重要国际国内电影节的优秀记录影片。

因为今年的干旱与洪涝,使得兴建这座世界上最庞大水电站——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的意义再次得到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放映,能够让大家追随导演的镜头,真切地感受到奇观背后的那些矛盾纠葛和痛苦挣扎。

影片简介 Plot


纪录 | 150min | 2005


为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三峡地区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库。从2003年起水库开始蓄水,至2009年水库蓄水完毕,沿江的城镇、乡村、文物、自然景观不少将被淹没。因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李白的诗而闻名天下的奉节县也在其中。 本片忠实记录了2002年为保证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成功,在水位上涨前,奉节老县城搬迁毁灭的全过程。记录了一位开苦力旅店的志愿军老人即将失去生活依靠的无奈;一座基督教教堂为搬迁的利益而丧失信仰的过程;以及一群移民干部和一群城市贫民在搬迁、拆除旧城过程中种种无法回避的矛盾纠葛和痛苦的内心挣扎。








导演简介 About Director


李一凡

196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8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91年 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现生活、工作于重庆。


导演阐述 Author Expatiate

去三峡去奉节前,很多朋友对我说,你一定要拍出那座诗城的风韵,那里留下过杜甫李白的诗呀;你一定要拍出三峡的壮美,那是大自然的诗呀;你一定要拍出三峡人民的健康朴实和他们那好听的船工号子,那就是诗呀。我说一定,因为艺术就是诗呀。 然而,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诗去描述一个老人无奈的泪水,怎样去描述一群群苦力们狗一样的生活。废墟中每一个人无休无止只谈论一件事——房子,房子是所有的理想,房子是所有的价值。我根本找不到任何诗的风韵。于是我去了教堂,心想那里总有唱诗的,但没想到那里每一次唱诗还是为了房子。 贫穷、失业、个人权力的丧失、缺少公平原则、非理性、唯利是图的价值观,然而生活还得继续。我面对的真实是我心中的恐惧,我的摄影机在无尽的恐惧中看见的只有人性被废墟淹没。 拍完素材回到重庆剪片子,那些朋友问我,怎么样拍出了诗了吗?我说没有。朋友们问,为什么?为什么?我心情很坏,我回答说:我从今以后是诗的敌人。



展映获奖 Screenings&Awards

2005年 第55届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奖 2005年 法国真实电影节作家协会大奖 2005年 第2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 2005年 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5年 云之南纪录片展青铜奖 2005年 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大奖 2005年 葡萄牙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5年 意大利popoli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Comments


Commenting on this post isn't available anymore. Contact the site owner for more info.

© 2019 by Chengdu Spontaneous Wi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