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Bush Definition

敏感是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特质——与王晶导演的谈话




采访,整理:査欣佶

采访时间:2011年4月

査:影片名叫《街口》,这个意象往往让人惯性地想到等待、抉择这样犹疑的心理命题,这又是一部青春题材的影片,不免使这样的联想更有依据。您在影片的命名上想要通过“街口”传达这两种心理状态的承转还是其他大家可能未想到的意义?

王:最后定为这样一个题目和东欧的一首诗直接相关:“我坐在路边/司机在转弯/我不喜欢我来的地方/我也不喜欢我要去的地方/为什么我如此不安/看着司机转弯”。当时朋友介绍这首诗给我,觉得和影片要表达的东西比较贴合,所以最终取名“街口”。

査:您在其他的访谈中提到的,片中人物多,关系已在纷繁的基础上有所简化了,但这样的人物结构仍然造成片中很多人物不太丰满。而小波作为男主角,其塑造应该说是比较完整的。不知道您当初是怎么想到要构塑这个忧郁、有些寡言又敏感的青春期男孩作为主角的?

王:创作过程从起因到成型总是说来话长,可能会被一些非常细枝末节、看似不重要的东西直接左右,而最终成型的成果可能也远非最初所想。所以这个问题很不好说。但主角“学生”和所谓的“坏学生”,就是一个最普通的人。而敏感是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特质,这个特质也极易直接传达给主人公。

査:片中帮派纷争,家庭纠葛您是真实生活所见还是从其他影视文学作品上参学而来?

王: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在身边,有的甚至我的亲人的事情。

査:片场140分钟,作为独立电影算是相当长的了,可否透露一下街口的片比是多少?您在片长与剧情的处理上有何见解?

王:没有怎么计算过片比,因为是用卡来记录和存储的,现场拍摄时觉得不能用的直接就在卡里删掉了,场记本上也不会对删掉的部分做记录,所以没法精确计算片比。独立电影的好处就是没什么人管你,所以片长相当自由。不用考虑院线和放映、商业性等等方面对于片长的限制。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基本上没有怎么顾虑。最后的片长和拍前的预计差别不是特别大。

査:冒昧的一说,今年是您而立之年,有没有想要打破“一生只一片”的想法?这期间经历的几年,您肯定有许多的人生领悟,这种领悟有未想过用电影的方式来向大众表达,与大众交流?

王:其实很多人的很多话都是在特定场合特定情境之下说的,置换了语言的情境,把语言本身抽离出来说,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太准确了。

《街口》之后我又拍了一部短片,是一个中国、泰国、新加坡三地女导演合作的项目,目前正在后期运作中。该片是纯粹的女性化视角,和《街口》有很大的不同。

引用马来西亚导演陈翠梅的话:有人问我为什么拍电影,因为人与人之间,可以说明白的话不多。谢谢愿意把独立电影作为理解与沟通方式的承办者与观众。



4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